脉学之祖——扁鹊
春秋战国时期(公元前407—前310年),战国时期杰出医家。总结当时诊断疾病的“望闻问切”等方法,出色地应用于临床实践。尤精于脉诊,被推崇为我国脉学的倡导者。
外科鼻祖——华佗
东汉末年(约公元145—公元208年),字元化,沛国谯县人,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。他医术全面,尤其擅长外科,精于手术,并精通内、妇、儿、针灸各科。
医圣——张仲景
汉代(公元150-219年),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,被后人尊称为“医圣”。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,写出了传世巨著《伤寒杂病论》。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,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,是中医的灵魂所在。
药王——孙思邈
唐代(公元541—682年),唐代著名医学家,他系统总结唐以前我国医学经验,结合个人八十年临床经验,写成两部医学巨著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。
药圣——李时珍
明代(公元1518—1593年),字东璧,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,明代著名医药学家。他历经二十七个寒暑,三易其稿,完成了一百九拾二万字的巨著《本草纲目》,被后世誉为“药圣”。